近年來,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依托良好的資源優勢,緊緊圍繞“4個50億”產業發展目標,成立高原特色農業工作專班,全力抓好特色產業體系,將資源稟賦轉化為富民興企的優勢農業產業。2022年,鎮沅縣高原特色農業產值達78億元,高原特色農業逐步成為農村地區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。
肉牛產業“畜”勢勃發。成立肉牛產業專班,按照“政府引導、市場化運作、優勢互補、合作共贏”的原則,建立健全重點村、重點龍頭企業聯系服務制度,積極推行“政府+養殖場+村集體+農戶”發展模式,成立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13家,肉牛產業經營主體不斷培育壯大。同時,搭建集購買、養殖、售賣為一體的“牛超市”平臺,積極探索實踐“肉牛+保險+信貸+村級集體經濟”的一站式服務模式,切實幫助養殖戶降低養殖風險,解決資金困難。截至目前,全縣已建成牛凍精改良站點14個,社會化服務站點7個,牛凍精改良操作技術人員28人,實現九鄉(鎮)全覆蓋。2022年,全縣有肉牛養殖戶13287戶,肉牛存欄8.2萬頭,出欄3.1萬頭,肉牛綜合產值達2.66億元。
水果產業碩果累累。積極培育龍頭企業、農民專業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3家,引進普洱泰豐農業有限公司、普洱嘉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,采取“黨總支+服務部+公司+農戶”產業發展模式,通過土地出租的方式,規;鬓D農村土地,搭建產、供、銷綜合服務平臺,不斷提升水果產量及品質。2022年,全縣共種植沃柑、晚熟芒果、人參果等水果6.2萬畝,產量6.8萬噸,實現產值3.6億元。
蔬菜產業“蔬”發活力。優化蔬菜產業布局,采取差異化發展戰略,夏秋季以散戶及公司基地常規生產為主,冬春季發揮低熱河谷壩區熱區資源優勢,利用冬閑田地,推廣種植無筋豆、西葫蘆、朝天椒等冬季作物,逐步形成者干河、恩樂河、勐統河“三河”,低熱河谷壩區地帶、中高海拔地帶“兩帶”以及“野生養生蔬菜”的“三河兩帶一養”蔬菜發展格局。2022年,鎮沅縣蔬菜種植面積達10.32萬畝,產量12.45萬噸,實現產值6.1億元,鎮沅縣成為普洱市唯一的“上海蔬菜外援基地縣”,“鎮沅蔬菜”的品牌影響力逐步提升。